达州市通川区户政热线(派出所户籍窗口地址电话)信息表如下:
说明:关于达州市通川区户政热线(派出所户籍窗口地址电话)信息作出免责声明:关于此信息作出免责声明,此信息图文仅供参考,小编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。此信息来源于有关机构的公开内容,在此经过整理并转载,唯一的目的是通过互联网传播便民惠民信息。由于时间等原因,难免使信息发生变更,此信息如有侵权,或者差错,请联系删除,直接联系秋果黄页网客服电话(187-8199-3958微信同号),一定会及时删除和修正。
达州市位于四川省东北部,北接陕西安康和湖北十堰,东邻万州直达三峡库区,南连嘉陵江与重庆临近,是西部四大名城—重庆、成都、西安、武汉交汇辐射的中心地区,幅员面积1.66万平方公里,总人口638万。现辖通川区、达县、大竹县、宣汉县、渠县、开江县,代管万源市。是四川人口大市、资源大市和川东工业重镇、秦巴地区商贸中心,素有“川东明珠”之美誉。
达州历史悠久,人杰地灵。达州上古属巴地,自东汉和帝永元二年(公元90年)设县治所,历为州、郡、府、专署、地区所在地,隋、唐称通州,宋、元、明、清为达州,1999年撤销达川地区,成立地级达州市。达州曾养育过《三国志》作者陈寿、宋代文学家张思训、清代思想家、教育家唐甄等一代先贤,诞生了王维舟、张爱萍、魏传统等一批杰出人物。
达州交通便捷,商贸活跃。达州是四川通江达海的东通道和川渝鄂陕结合部的交通枢纽。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、交通优势促进人流、物流、资金流和信息流向达州聚集,使达州成为了秦巴地区的商贸中心。
达州山川秀美,旅游资源丰富。全市有文物保护单位2个,AA级旅游区2个,森林公园1个,省级风景名胜区4个,省级森林公园3个,省级自然保护区1个。各种自然、人文景观异彩纷呈。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宣汉县罗家坝巴人文化遗址和渠县汉阙,堪称我国古代文化瑰宝;宣汉百里峡漂流堪与“小三峡”媲美;万源八台山、花萼山雄奇壮丽,幽深高远,有“川东峨嵋”之美称;龙潭河田园风光闻名遐迩;大竹五峰山竹海绵连万余亩,相传为“天下竹林之根”;“三教合一”的AA级旅游区真佛山,雕梁画栋、诗书楹联,堪称一绝。
历史沿革:达州上古属巴地。夏属梁州域。商属雍州域。春秋战国时期属巴国地。东汉建安二十三年(218),置宕渠郡,属益州。后废宕渠郡,改属益州巴西郡。成汉复置宕渠郡。东晋因之。南朝宋分置巴渠郡。南朝梁大同二年(536),废巴渠郡,置万州。次年置邻州、渠州。西魏改万州为通州。隋大业初废州,分置通川、清化、宕渠3郡。唐初复改通州、巴州、渠州。北宋乾德三年(965),改通州为达州,取“地居四达”之意。明洪武九年(1376),降达州为达县、渠州为渠县,属广安州。正德九年(1514),复达县为达州。清嘉庆七年(1802),升达州为绥定府。1913年,属川东道及川北道。1914年,改川北道为嘉陵道。1952年,恢复四川省,达县专区、大竹专区属四川省。1953年,撤大竹专区,大竹、渠、邻水3县划入达县专区。1968年,改名达县地区。1976年,置达县市。1993年7月,达县地区更名为达川地区。1999年6月,撤销达川地区,设地级达州市。